当前位置:子沐作文网>原创专区>精选>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精选23篇)作文

精选 阅读(4.63K)

篇一: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精选23篇)作文

戚宇

今年暑假,我坐着K307次火车去温州旅游。从金华到温州的旅途中,两旁耸立着大大小小的山峰,火车不断的穿越山间隧道,我好奇地问爸爸:”把这条修建在山峰之间的铁路耗费的资金一定不少吧。”爸爸回答,是啊,你知道吗?这条铁路是由南怀瑾投资建造而成的,南怀瑾是谁?我不由自主地问道,爸爸回答:“回去你看看《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就知道啦。

一回到杭州,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这本期待已久的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花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读完了他,这本书是由陈茹编写而成的,它记录了南怀瑾少年时代从出生到赴杭州求学的经历。南怀瑾,温州乐清人,中国著名诗文学家,教育家,学者,代表作是《论语别裁》,《老子他说》。

他,一个文静的书生,却有许多令我万分钦佩的精神,比如说他非常孝顺,每次让父母批评他做得不对的地方,他都虚心接受,并尽力改善错误。读了”功过格里记功过”这个章节后我羞愧的无地自容,平时爸爸批评我,作业写得太乱的时候,我就大发雷霆,和他争吵起来;然后外婆每次让我多穿衣服时,我总会一把把他推开抱怨道,这么热的天,别人都穿短袖了,你还让我穿两件,还不热死。”;当外公让我多吃点米饭时,我就不耐烦的说:”不要再让我吃饭啦,我要减肥。”在这点上我和南怀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暗暗说道。接下来,我一定要向南怀瑾一样,听父母长辈的话。

读了”背榜旁听遇恩师”这一章节后我发现南怀瑾是个非常热爱文学的人,这为他日后写论语别裁奠定了基础。他跟朱味温先生学习的一段时间里,对朱先生的朗诵非常着迷,听得如痴如醉。这又和我的做法截然不同,在学校里,每次看到李白,杜甫,苏轼那些大文学家的诗文都毫无兴趣,把注释和翻译看了几遍就草草了事,从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古诗文中多花一点精力。

就是因为南怀瑾具有孝顺,好学,好问,坚持不懈的品质,所以他在日后有了诸多成就,《少年南怀瑾》这本书,也令我对自己有着非常深刻的反思。它教会了我在生活,学习和为人处事上。有了更全面的见解,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在正确的路上继续前行。

篇二: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周璟琰

假期里,我看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一开始我不太喜欢,一看书名就不咋地,只想应付的看看,可后来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故事中主人公南怀瑾,小时候,性格很调皮,但是,他在学斯文的时候,每当开始上课了,他就会一板一眼,挺直了腰板上课。下课之后,他会把上课和书中看到的一些还不懂的地方问先生,所以他在班里得到的知识也是最多的一个。

他从小喜欢习武,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剑仙。可是当他听到有当一名剑仙需要做这做那,需要做一些他觉得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刚开始学剑时,他差点把他的梦想完全抛掉了。不过他有个优点很好,他像我看过的《八十天环游地球》里的福格先生一样,很有安排,就算剑仙当不了,他还每天习武练剑。所以,从小武功就学得非常好,大学当中他还名列前茅,得到了拳击比赛中的第一名,并以最好的成绩毕业了。

看完后,我就问我自己南怀瑾先生为什么会这么优秀呢?为什么会成为我国这么著名的国学大师呢?这和他平时做事有安排,不懂就问,学习持之以恒,学、玩能合理安排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他恒心的魅力。他在学的时候认真学习,玩的时候玩尽情地玩,还能牢记长辈的教导,一定要时刻记着读书要明理。南怀瑾先生也非常听从父母的教导,他从来都不会骗爸爸妈妈。他从小做事,既诚实又肯动脑筋。

看完这本书,少年时的南怀瑾让我很是敬佩,想想我们现在不论周围的环境还是家境都比他好,他还那么瘦弱的身体,还要学武功。而我们呢?感觉连一点点苦都经受不了,例如体育课多跑几圈,一个个气喘如牛,跳绳多跳几分钟,就开始怨天怨地,心理埋怨了体育老师不下十遍,总觉得是在虐待我们;平时作业多一点就开始叫苦,觉得占用了自己玩耍的时间;平时爸爸妈妈多让我们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觉得爸爸妈妈是在故意为难我们,真是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像他这种家境,更何况被劫匪和海盗抢劫了一空,竟能读得这么好,想想现在的我们呢?我们读书各方面的条件比起他当年,要好得多了。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没有一点上进心呢?不更加的用恒心去战胜一切困难呢?更加不能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就叫苦连天。

所以我下定了决心,这个学期,我一定要争取改正我的缺点,好好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不怕苦,不怕难,持之以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做事,就算不完美,也要让自己不留遗憾。

篇三: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方仕铭

最近我看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它讲述了南怀瑾一生的故事。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出生,小名银奶,谱名南常泰,字永宁,号玉溪。6岁开蒙,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南怀瑾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侠客,打败海盗和外寇。他一直都很喜欢练武,经常托人给他带各种武侠小说,南怀瑾便依葫芦画瓢,学习武侠小说上的动作,最后他父亲仰周先生给他请了一个师父教他练习南拳、武功和剑。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怀瑾去浙江省国术馆里学习。在那里,南怀瑾格外地刻苦,上午练武,下午学习。每天上完8小时的课程后,别的同学已经累得趴下了,他还觉得意犹未尽,时常给自己加码,进行额外练习。常泰自己知道自己从小体弱多病,武术底子也不像武术世家弟子那么好,所以他告诉自己只有笨鸟先飞才能出人头地,不辜负牵挂他的家人。他每天凌晨五点钟就起床,一个人先到西湖边练拳舞棒,练一两个小时才回到宿舍去吃早饭。下午他学习国文、英文、历史、生理卫生等各种科目的基础知识。

看完这本《少年南怀瑾》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名句,比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和“仗剑需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

少年时的南怀瑾学习是那么的用功,那么的认真,那么的刻苦,深深触动到了我,我要学习他身上的各种优秀品德,像他一样拥有一颗爱国爱家、勤奋刻苦、好善乐施的高贵品质。

篇四: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杨子航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有这样一位先生,他终生践行国学的内涵和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奉献力量。他著述等身,在国学诸多领域取得卓著成就,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他就是——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先生从小热爱武术,可他小时候身体弱,三天两头的小病小灾不断,根本就是个“药罐子”。但是就算这样,他也坚持要习武,趁没人留意,他照着武侠书上依葫芦画瓢,练的有模有样的。虽然经常受伤,可他还是坚持习武,没间断过。20岁成为了一名武术技术教官。

读了少年南怀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开始深深反省自己。因为南怀瑾在练武上是那么坚持,他的坚持让我折服,而我呢?做什么事儿都不坚持,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以前学齐自行车,学到一半,因为老是摔跤就放弃了。像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学乒乓球时。

还记得那时,我因为看到电视上的运动员在打乒乓球,于是突发奇想,自己也想学打乒乓球,一开始时还十分用功,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努力克服,就算累了也不会说出来,自己忍着。后来学着学着因为我一部分不好,就天天练同样的动作,一直在练,结果太难了,就放弃了,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大家一定都要读读。

篇五: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沈天琪

这几天,我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当我翻开这本书,就给深深地吸引了,马上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南怀瑾由一个体弱多病又有点调皮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武功优秀也十分善良的故事。南怀瑾小时候也和我们一样,调皮好动,可他能静能动,一读起书,就特别安静,但他并不是发呆的静,而是专心致志的,读过的内容,能滚瓜烂熟的背下来,他还十分好学,不懂就问。南怀瑾从小体弱,他就努力练功,使自己渐渐强壮。一年年过去,南怀瑾虽然已经读过了很多书,武功也十分厉害了,可他并没有中断他的学习生涯,而是对自己的要求更加高,看更多的书;他也从不骄傲,四处拜访,锻炼自己的武功;在他成长的过程里,父母对他的教导,是少年南怀瑾在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南怀瑾父亲周先生所用的“功过格里记功过”这个教育方式了,周先生要求南怀瑾每天都要自我反省,想想自己有没有过错,如果有,就要在格里点上一个黑点,如果自己在一天里做过了好事,就可以在格里点上一个红点,仰周先生会根据南怀瑾的红黑多少来对南怀瑾进行奖励与惩罚,最后,经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高人的指点,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读了这本书后,我问我自己南怀瑾先生为什么会这么优秀?为什么会成为我国这么著名的国学大师呢?我想,他的成功在于平时做事有安排,不懂就问,学习持之以恒,学、玩都能合理安排,学的时候认真学习,玩的时候玩尽情地玩,牢记长辈的教导。想想现在的我们呢?我们读书各方面的条件比起他当年,要好得多的多,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没有一点上进心呢?我相信,别人能做到的,我肯定也能做到!

篇六: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吴彦宏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他一生都为世人着想,为人类做贡献,不管是思想上,还是物质上。尽管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还有他的观念永远如一盏长明灯照在历史的长廊中,永远不熄。

这样的一位大师是如何成就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少年时的南环瑾,这是我读完《少年南环瑾》的感受:小时深受宠爱,少时求学和学技过程异常艰难,却意志坚定,长大一心报国。

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的团叶村一个经商家庭,他名常泰,乳名“银奶”。其父亲仰周先生老来得子,是家中独苗,受到母亲和家人们的疼爱,但是父亲仰周先生依然严格地遵从长辈们传下来的家风,诗书礼仪,洒水扫地,待人接物,几乎面面俱到地严加管教,每天让他填一张功过格,要求他熟背四书五经,这给他以后的知识学习和坚持习武打下很好的基础。常泰小时候就向往侠士的行为,一个人的时候只要一做完父亲安排的功课,就兴奋地翻开武术书,照着书一招一式依葫芦画瓢,练得有模有样,就是不敢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次意外后被父亲发现他偷偷习武,仰周先生抵不过孩子浓烈的兴趣和习武的愿望,便给他找了当地名医林伯伯来教授他武术。后来常泰家遭遇抢劫家境巨变,他只好转转求学一会去私塾插班学习,一会又去寺庙自修学习,在如此坎坷的求学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放弃武侠梦,先后拜师学武学会了南派拳法。后来觉得自己在村中已无书可读无武可学,便告别疼爱自己的家人来到了杭州,进了浙江省国术馆学武,空余时间到之江大学去蹭文化课,还到处寻找剑仙,却遭到挫折,于是他来到四川拜师学剑。复杂坎坷的求学学技过程,但他想要学武的最初志向始终不变。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常泰先生不到二十岁,累计拜师八十多人,可见他对中华武术功夫的喜爱之深和内心中一直想学成后行侠仗义的心愿多么强烈。虽然后来他从来没上过抗日前线,但他在文化传承上开辟了另外一个战场,用一生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苦心钻研和传播,接续传统血脉,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大业。

南环瑾大师的一生都是传奇,他坚持追寻梦想,积极践行,知行合一。他的少年求学路复杂而坎坷,报国的抱负却始终如一,能成为一代名师,跟他从小在学习以及练功上的努力刻苦密不可分,还有他父亲仰周先生的教育苦心也功不可没。联想到我自己现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都这么好,父母对我的知识学习和习惯养成也都非常上心,我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英语教师而好好努力。“欲成事者,必先立志”,我们一定要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并要为目标的实现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步步去实现,最终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篇七: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楼鑫睿

在我牙牙学语时,隔着校园护栏,我听到哥哥姐姐们快乐的嬉戏声,那时候我觉得读书是为了拥有更多快乐玩耍的小伙伴;当我心心念念地跨进小学大门,捧回一张张艳丽的奖状时,我认为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获得更多荣誉;在这个暑假,我无意中看到《少年南怀瑾》时,才明白了“人为什么要读书”。

《少年南怀瑾》是由徐茹所著,主要讲述了南怀瑾少年时期的成长故事。在这本书中,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南怀瑾的诚信。为了更好地教导南怀瑾,他父亲在书房里贴了一张“功过格”,让他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检视和反省。南怀瑾从不弄虚作假:不会因为犯了过错而不记录“黑点”,也不会为了得到父亲的表扬和奖励而故意多记录“红点”。这点滴诚信的积累为他以后瞩目的成就尊定了基础。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平时的练字作业。因为妈妈说这种“不用脑子”的作业是不需要她来检查的。因此,为了节约时间,我都是快速完成后,在任务栏上打勾并备注端正漂亮。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作业上的字越来越“不受我控制”了,根本达不到以前的水准。我和南怀瑾同样是自我监督和反省,却和他在面对“功过格”的诚信态度大相径庭。对比以前的作业后,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主动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并且开始认真对待起这项作业来。至此,"重诚守信,一诺千金"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激励我真实地面对学习。每当我在诚信面前动摇时,南怀瑾诚实面对“功过格”、积累点滴诚信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眼前,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力。

南怀瑾说过:“明理,是要先明白做人的道理。”一直以来,我以为每个名人从小就很完美,但看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许多名人年幼时也会犯错。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次南怀瑾和伙伴们吵架,一不小心错骂了自己的祖宗。他父亲知道了这件有损门风的事后,非常严厉地惩罚了南怀瑾,让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此后与别人交谈时,他都会认真地想一想。现在乃至未来,学会做人也是我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今后,我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努力做一个明理的人。

除了诚信和明理,我认为坚持也十分重要。南怀瑾从小就想做一名剑侠。18岁那年,他到杭州国术馆学习。每天五点,他就到西湖边练拳习剑,从不间断。《三国志》中刘备为请诸葛亮辅佐而“三顾茅庐”的故事曾让我感叹不已,可南怀瑾为了得到剑仙的指点,接连跑了无数次,连剑仙的影子都没见着也没想过放弃,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更加让我敬佩。最终,剑仙被他的执着感动,给出了珍贵的指点,让他受益匪浅。看着我书桌上贴着的学习计划表,上面清楚明白地规定了假期中每个时间段需要做的事。想想南怀瑾的坚持不懈给他带来的满满收获和胜利果实,我不禁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像他一样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执着追求心中的梦想,坚定地迈向成功之路。相信总有一天,我的“剑仙”也会因我的努力坚持,馈以我芬芳的果实。

读书使人明智,诚信使人明理,坚持使人成功。南怀瑾诚信、明理和执着的品质是指南针,帮助迷失的我返璞归真;是舟,载着坚持助我扬帆远航;是灯塔,指引我走向光明人生。

篇八: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乔依诺

我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后,明白了“读书明理”的意思。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南怀瑾出生到少年时代所经历的事情。

读书是为了什么?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这四个字。我也很赞同,读书不是为了做官,填饱肚子,而是为了明白人生的道理。

南怀瑾是一个调皮又很贪玩的孩子,总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追逐打闹。可是,只要读起书来,就会特别安静。在课上总是腰板挺直,一动不动的坐在座位上听先生讲课,是先生教的内容,他都能背的滚瓜烂熟。南怀瑾还真是一个能动又能安静的孩子,只要看到别人安静又认真的看书,南怀瑾会很羡慕,也会认真读起书来。其实,一开始的南怀瑾他觉得读书就是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填饱肚子。后来,他听了他祖母的解释后,才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意义,读书并不是过上好的生活,填饱肚子这么简单,而是“明理”,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之后,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后来,他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读完书,我咽了一口唾沫,陷入了深思:南怀瑾的成功原因是什么?除了他有父母长辈和高人对他的指点,剩下的是什么呢?正是南怀瑾始终在学习,从不骄傲的品质。

想到这里,我再一次思考反思自己:南怀瑾和我有什么不同?我们同是一样学习,一样吃饭,一样用两条腿走路。是啊!我们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我现在的学习的环境比他那时候好得多,他身体比我虚弱,我有什么资格比他落后呢?他能做到的我又怎么做不到呢?

我又想了想我和他的差距:我要是有优势就很骄傲,而南怀瑾获得成就比我大得多却从未骄傲过,始终是“活到老,学到老”。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中的一句话: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我就是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南怀瑾他总是寻找着自己的缺陷,查漏补缺。

南怀瑾正是因为从小立志,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地努力,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我想起了少年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他坚定地守着这志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为了一个开创新中国,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之一。我其实从小也有个梦想,就是当一位舞蹈老师,像在电视上那些人一样能够深情地演艺,站在台上。可是,练舞蹈也不是三两天就练好的,记得在学劈叉的时候,不知哭了几次,甚至不想学了,我心里想:反正学了也没什么用,每次上课不是劈叉就是很难完成的倒立。可是妈妈每次都还是耐心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的简单,只要你认真去学,不怕吃苦,就会成功”。于是,我的跳舞生涯开始了,慢慢地我又我厌烦了。因为学劈叉时腿很痛,所以我又有了不想学的念头,但是想到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又想起老师说:“急于求成,大事不成。跳舞就要一步一步地来,不然做不好。”就这样我把老师说得话记在了心中。每当想马马虎虎过关时,就去多练几遍,直到没有一点勉强。虽然立志后,要想实现很不容易,但我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肯定可以做到。我坚信少年不立志就会一事无成。

我们也要像南怀瑾一样,多读书,读好书,刻苦钻研,做到“读书明理”。

篇九: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黄柯予

“南怀瑾”是谁?是国学大师,是武术家。明朝王守仁先生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伟人是如何成就的,离不开其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这本书主要讲南怀瑾童年时期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地是严父用“功过格”引导南怀瑾学习做人。有一次南怀瑾想去买糖果吃,大人不在就自行在柜台拿了一大把铜板,刚好被其父撞上,并非常严厉的批评了他,并让他记住两幅对联。一幅是“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似虎,惊散九族六亲。”另一幅是“打我不痛,骂我不痛,穷措大肝肠最痛。哭脸好看,笑脸好看,田舍翁面目难看。”希望其能懂得节俭,用心去体会生活的艰苦,珍惜汗水换来的财富。

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去世的袁隆平爷爷,为了人民不饿肚子,能吃饱饭,专注于田畴,不在田里就在去田里的路上,多么远大,多么朴实。

自检现在的我,衣食“做”行四个方面。衣,挑穿,挑自己喜欢的穿,而不是合适就穿。食,正餐挑食,爱喝饮料吃零食。“做”,作业拖拉,浪费时间,急匆匆赶出来的作业质量不会高,背默也变得马虎。行,发脾气,一有不合意的事,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大声地吼妈妈。一开始妈妈也会被气地大声吼我,但发生几次后,再碰上我发脾气时,妈妈也不吼了,只是和缓的说:“你已经是少年了,长大了,我不会再以小时候那样的方式打你、吼你了,只给你讲道理,希望你能听得进去。”这往往在我情绪过后,知道这样对待长辈不尊敬,心里十分难过和后悔,可有时还是控制不住脾气。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读书是为了明事理知荣辱,通过自检“做”行,我在行动!珍惜生活,珍惜时间,有事可以好好沟通,面对面说不出口的,还可以写在纸上或微信上,以文字交流。通过自检衣食,我在行动!珍惜当下,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篇十: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宋培勋

偶然之中,我读到了在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闭幕仪式上,论坛组委会颁发给南怀瑾先生“国学终身成就奖”时的颁奖词:“先生,生于时变,长于国难,年少好学,允文允武,青年入川,抗战卫国。处新旧思维交替之势,旧学邃密;立中西文化激荡之巅,新知深沉。驰骋中华传统文化,体认深刻;徜徉三百家精义,得大自在……”这几句话让我对南怀瑾开始感兴趣。于是,我带着好奇心,读起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

少年时期的南怀瑾,是一个诚实、善良、天真、敢于钻研、拼搏的人。他在杭州国术馆学习时,在空余时间里,经常外出寻访名师,遇到了一个“四眼和尚”,也就是戴眼镜的和尚,在他那里借了许多书,如果有不会的就反复查阅资料,或者去问“四眼和尚”。慢慢的,他懂得了许多知识,对佛、道的理解就更深了。

我们学习也要如此,不懂的就要问,就要刻苦钻研。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奥数难题,“皮克定理”“整体减去空白”等各种方法都用上了,可就是没有解出来。我心急如焚,抓耳挠腮,便跑去问去问爸爸妈妈,可一番鼓捣,还是失败了。我又去百度上查,还是徒劳无获……最终还是老师帮我解答了这道难题,我才继续做起了别的题。这件事,也让我懂得了“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要做一个能静能动的孩子,在该游戏的时候游戏,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说话时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冲动,就像南怀瑾错骂了祖先一样,做所有的事情都要多想几遍,觉得妥当才去做。而且做事情,一定要执着诚恳,一定要坚持做到底,就算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要刻苦钻研,或者去请教别人,一定要搞懂才能结束。

我想我也读了许多古代的圣贤书,我觉得我有许多地方要向大师南怀瑾学习,多读读多背背多记记,先囫囵吞枣地把知识大概理解一遍,以后就会慢慢知道其中的意思了,其实我认为南怀瑾的父亲,也就是仰周先生,他说的有句话非常对:“反对死读书,苦读书。特别注重把书真正地读出声来,通过吟诵发现文字的韵律美感,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这正是我们要做到的,不是吗?

南怀瑾先生虽然被人们称为“禅宗大师”“国学大师”“当代大儒”,还获赞“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等,可他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听了这话,我不禁更加崇拜南怀瑾先生做人的谦虚了。

“读奇书,遇奇人,听奇语,悟奇道……”,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以大师作为榜样而不懈努力吧!

篇十一: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潘衍

读完《少年南怀瑾》这本书,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成长,并且找到他的人生目标。

《少年南怀瑾》主要讲述了南怀瑾从出生到求学时期的故事,这些故事很传奇,读得我如痴如醉。

你们知道吗?他吃妈妈的母乳吃到七岁。虽然他在私塾中成绩优异,但他连小学证书都没拿到。他家里遭遇海盗抢劫,家里钱财被洗劫一空。他独自外出求学,却遇到了同乡骗子。

尽管如此,他却能成长为国学大师,开办学堂,传扬中国文化。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都是因为他爱读书,会读书的缘故。

从小,他的书桌上就放着一本《朱子治家格言》,他每天背诵并且如实地做。

书里有一段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所以他清晨就会起来打扫院子,即使在冬天下过雪的早晨,他的父亲也会叫他起床来打扫。就是这样,他渐渐养成了坚毅的性格。

很快,他就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都读完且倒背如流,他为了读更多的书,又前往杭州求学。当他把学校的书籍都已经读完并且掌握后,他开始去别的学校旁听,去文澜阁借书翻阅。

通过大量的阅读,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感知,也为他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他不仅读书多,还非常讲究读书方法和习惯。他把读书想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件有趣的事情,边玩边领悟书本里的内容。这样,读书就不难了也不枯燥了,反而能加深记忆。

这样的读书方式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有的时候,我也会对未来很迷惘,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我也要多读书,也许,等我读了足够多的书之后,我也能找到我的人生目标。

篇十二: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包佳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往往更懂得做人的准则,而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家中,家规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南怀瑾先生成为了家喻户晓、受人敬仰的人。

在暑假,我迷上了看名人成长故事,在家中书柜的角落我找到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读完后,我对南怀瑾的成长经历感慨不已:南怀瑾小时候体弱多病,但他父亲却没有放松对南怀瑾的要求,让他按家中的规矩严格要求自己“黎明即起,扫洒庭院,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后来南怀瑾

慢慢成为了一名善良懂事、好学的少年,最终成为了禅学大师、国学大师。

我手捧《少年南怀瑾》这本书,陷入沉思。规矩在成长中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尽管有时规矩让人觉得不自由,让人觉得喘不过气,让人觉得机械化,但只有在规矩的约束下人们才能拥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们常常会碰因不守交通规则,机动车撞了横穿马路,乱闯红灯的人。给双方家庭带来了痛苦。路边的机动车,自行车的随意摆放造成交通拥堵。损人不利己。也不乏有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人,破坏社会风气,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细细想来,我是极其幸运的,从小生活在家规严格的家庭,学习于学风优良的班级,家有家规,班有班规,我生活在一个守规矩的世界中。

或许有些家庭中的家规能列一大张纸,而我的家规只有4条“勤俭节约,诚实善良,乐于助人,早睡早起”。可能有人会说好少啊!可想做到这几点可不容易,比如:早睡早起,在我心里其实11点睡觉已经很好,有时我作业写着写着,时间如装了轮子一般,一瞬间就滚到了9点50分。我立刻丢下笔,飞快地钻进被窝,进入睡眠状态,在我心中家规是不可违背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外出游玩,路上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卖红薯,妈妈上前买了一大袋。我很好奇的问妈妈:“奶奶不是刚送我们一箩筐的红薯吗?我们能吃得下吗?”爸爸说:“我们要学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即使这样东西不是必需品,但帮助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三岁的弟弟接了一嘴:“分享可以带来快乐!”我们不约而同笑出了声。

在班级中,班规成为了学习中的一部分,老师在我们刚入学时就宣布:“在我们的班级中,要互相帮助,在课上不能大声喧哗,未清完的作业要在当天完成。”从而造就了我“今日事情今日必”的好习惯。午餐时间,我每日为同学分餐,最后一个吃饭。在帮助同学的同时,我也养成了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或许我像南怀瑾一样遵守规矩,来日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少年!

篇十三: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徐美凌孜

《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光看名字就觉得是一本励志人物的书籍,听上去有点无聊,我无奈地拿起这本书读了起来,可是越读到后面越觉得有意思。

南怀瑾童年时期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叶团,由于那个地方靠近海边,以前经常受到海盗和倭寇的侵袭,因此他的家乡有习武的习俗,当地的拳法叫做“南拳”。这就是南怀瑾从小生活的地方。

童年的南怀瑾也和我们一样是个调皮好动,活泼可爱的孩子,也会经常犯错,可他能静能动,读书的时候就特别安静,专心致志的,读过的内容,能滚瓜烂熟的背下来,他十分好学,常常抓着老师问这问那,有什么不懂的马上就问老师。南怀瑾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无论是在日常的言行上还是在学校的学习中都严格管教,用儒家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虽然他的父亲非常严格,但是也常常陪着还在一起读书学习,南怀瑾的童年在父亲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南怀瑾从小体弱,他的父亲亲自演示之后请来老师正规教育,他就努力练功,使自己渐渐强壮。一年年过去了,南怀瑾不仅读书厉害,武功也十分厉害,但他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对自己的要求更加高,看更多的书,四处拜访名师,锻炼自己的武功。南怀瑾受到过很多长辈的指引,让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经过自己不断学习,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读完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想南怀瑾为什么会成为有名的国学大师,除了他有父母长辈的教育和高人对他的指点外,他还有特别优秀的品质。他一直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从不骄傲。我觉得我和他相比真是差距太大了,我现在学习的环境比他那时候好得多,有更多的长辈、父母、老师帮助我,身体也比他好,可是怎么学习就没有他这么优秀呢,他做到的为什么我做不到呢?我反思我身上的缺点,专注力不够、不虚心、不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而南怀瑾总是寻找着自己的缺陷,查漏补缺。南怀瑾的故事让我深有体会,我要向南怀瑾那样对自己有要求,虚心学习,不懂就问,绝不骄傲自满。

篇十四: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张歆语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曾说:“智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人无方向则不知何所适,人无目标则不知何所为。人只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有所成就。

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我明白了立志的重要性。南怀瑾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做噩梦还怕黑,他就立志要好好练武,能像神仙一样神通广大,还可以保护家人,保护村民不受海盗和外寇的欺负。小学时他除了每天练武,还刻苦学习古代诗文、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他不止背得滚瓜烂熟还努力研究每篇文章的含义,遇到比较难懂的文章,她就会礼貌地向先生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中学时,由于家里贫困,他没有去读中学而是待在自家寺庙里自修三年,每天刻苦读书习武。17岁时他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杭州浙江省国术馆学习武术。他想成为新侠剑客的这个梦想,一直支撑着热血澎湃年少的他,保持一股强烈的求知欲,锲而不舍地去读书习武,从来不允许自己闲下来。1937年5月在全国国术大赛上他获得了拳型类冠军。南怀瑾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了《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30多种著作。

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为祖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奶奶,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爷爷等。他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祖国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还有在奥运会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他们也是从小就立志在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为国争光。

理想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要向南怀瑾先生学习,从小立下伟大的志向,并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我们的少年时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间,努力学习,不负韶华,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十五: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裘茗贺

夏日的午后,我正坐在桌前发呆,眼前出现了一个背着斗笠,腰悬宝剑的少年,我被这书的封面吸引了,翻开这本《少年南怀瑾》,细细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少年南怀瑾成长的故事。南怀瑾小时候体弱多病,一直喝奶,喝到了七八岁。他上课时特别的认真,但下课就和我们一样了,像一只逃脱鸟笼的鸟一样飞向了蓝天。后来他家里遭到了一场变故,家里的财产几乎都没了,无法继续上学。他父亲就让他在自家寺庙内学习,后来他一心想去学武术,便离开了家乡。到了杭州后,和四眼和尚交了好朋友,他们一起打拳,聊天,读书。南怀瑾不仅身体变得强壮了,而且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众多师友的指点下,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合上了书,我再次看到了封面上那个的永不放弃的南怀瑾,心里思考着为什么他能成为这样的一代大师呢?我想这跟他父亲严厉地管教分不开吧?父亲按照家规,每天要求他早起去外面扫院子,晚上睡觉前看书,而且要大声朗读出来。对待来访的客人要尊敬,要有礼貌,帮忙倒水。这样长期的严厉的家教使南怀瑾成长成一名知书达理,成绩优异的少年。

反思我自己,在生活中我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爸爸妈妈平时批评我的时候,我一向是顶着嘴,很不服气,不接受爸爸妈妈的指责,觉得他们管我是多余的。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爸爸妈妈这样严厉的要求我,是在帮助我,改进我的行为举止,让我可以变得更加优秀。我要向南怀瑾学习,虚心接受爸爸妈妈的管教和建议。

感谢《少年南怀瑾》,让我对父母的严格管教有了正确的认识,使我看见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篇十六: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尹定捷

当我拿到《少年南怀瑾》时,看见封面上有一个执剑少年郎和一个老爷爷。我猜,执剑的少年即是老爷爷的少年时期。

《少年南怀瑾》讲了哪些内容呢?我想,应该是南怀瑾少年时的成长故事吧!带着对内容的好奇,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南怀瑾由一个体弱多病又调皮的“熊孩子”成长为一个武功优秀又善良的大人的故事。南怀瑾是一个很贪玩的孩子总喜欢和同学们追逐打闹,可是一读起书来却非常安静。在课堂上,总是挺直腰板,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听先生讲课。那些四书五经里的文章,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他的父亲仰周先生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仰周先生认为读书不是争取功名的手段,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读书求的是自强自立,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他总是提醒银奶:“读书时,就要别无他想,心中只有书本。这样心无杂念地大声诵读,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只要心里想着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把读书变得像玩要或唱歌一样有趣,就能边玩边领悟书本里的内容。这叫‘玩索而有得’。”

南怀瑾从小就有个梦想——当一名剑侠,闯荡江湖、保卫国家。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偷偷照着武侠书练武。所谓兴趣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要学习南怀瑾的地方有很多。首先要学习他的动静皆宜,在该玩的时候快快活活地玩,在该学的时候沉沉稳稳地学。然后要学习他对自己兴趣的坚持,唯有锲而不舍,方有金石可镂。

篇十七: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陈洛妍

如何才能有所作为?《少年南怀瑾》给了我答案——“欲成事者,必先立志”。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南怀瑾小时候立志要做一位国术大师,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保家卫国。他去杭州国术馆习武,每天比室友早起4个小时,到西湖边练拳。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在全省国术大赛上成为了拳术类冠军。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南怀瑾虽然没有上抗日前线,但是他决定在文化传承上开辟另外一个战场,用一生来弘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他出版了《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三十多种著作,在2018年被授予了“国学终身成就奖”。

立志一事,为一生之事。南怀瑾坚持志向,积极践行,知行合一,最终成为了一个文化与武术兼备的人。他立志成事的精神和坚持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书,我再一次思考反思自己:和南怀瑾相比,我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好的多,他能做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吗?我回过头想了想我和他之间的差距。我之前也有一个理想,就是要成为一名电视上那样优秀的古筝演奏家。随着双手在古筝上的跳动,优美的琴声就向四周弥漫开来。但是在我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练古筝并不像想象中的简单轻松。我每次戴着专用指甲,一不小心就会弹错音;左右手要协调配合,如果不熟练,节奏还会忽快忽慢,根本谈不上美妙。我心里甚至对弹古筝产生了厌烦情绪。虽然老师说:“如果打定主意学古筝,那就要坚持下去。”但是我一直没有明白。我为什么要坚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吗?看了《少年南怀瑾》以后,我明白了——立志后,想要实现很不容易,但是,不立志就定会一事无成。

我要和书中所说的那样,“立精益求精之志,方可成为大匠之才,位列大师之行”,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年!

篇十八: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王璟烨

清风蝉鸣,夏日炎炎,我如饥似渴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着书籍带给我的快乐。其中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它讲述的是南怀瑾先生的“金色童年”,正与我现在一样的童年时期。当我阅读这本书,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跟随他一起成长。

南怀瑾先生的小名从“银奶”到“常泰”是有它的典故。“银奶”从小体弱多病,为了不显得他瘦小,于是把小名变更为“常泰”。仰周先生,也就是“银奶”的爸爸,对“银奶”家教是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品德兼优的人、勤劳简朴的人。其次是身教,做一个懂规矩、遇人以礼的人,也就是懂礼貌的人。

当我读完第二遍,我领会到了什么叫“玩索而有得”。“常泰”与别的同学一样,是个贪玩又调皮的孩子。但是一到上课时间,他就挺直腰板认真听课,课后努力研究课文的意思,遇到不懂的,礼貌请教先生,直到弄懂为止。那些四书五经,他都能够背得滚瓜烂熟。因为他可以在玩的时候大声背诵诗文,把读书变成像玩耍或唱歌一样有趣的事情。

“常泰”为了让自己身体健壮起来,下定决心练武术。只要做完功课,他就会兴奋地翻开武侠书,照着书上的图文练得有模有样。由于他领悟能力非常高,没学多久就能行云流水般地打拳了。有时,他还会边背诵诗文边打拳,正所谓“玩索而有得”。

小时候的“常泰”学习非常刻苦,最开始他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大官。后来,听懂祖母的教诲“一代做官九头牛”,才明白“读书是用来明理的”,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意义。正因为南怀瑾少年时努力刻苦,追求自己的梦想,才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至此,我真正领悟到什么叫“玩索而有得”。

读罢,掩卷抬首,思绪流转:每个人都要追求自己的梦想,积极践行,知行合一,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篇十九: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胡睿

这几天,我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文武双全的南怀瑾,他曾在杭州国术馆中学习多种武艺,也通晓四书五经,就连《资治通鉴》这种厚厚的古书读起来也是信手拈来!

可是南怀瑾小的时候非常可怜,他的身材是班里最瘦的,谁都可以欺负他。而且,他吃母乳一直吃到七岁才断奶。书里有一段话是这么描写的:每到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都会快速的跑回家,吃点点心垫垫肚子,再跑回私塾上课。南怀瑾当然也跟别的同学一起,一窝蜂地往家跑,虽然他跑得比别人慢了儿,但他的妈妈总会在家门口等着他。跟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是,他跑回家,竟然是为了扑到妈妈怀里吮几口奶,因此他常常会受到同学们的讥笑,可他不受干扰,依旧潜心读书。

从这一段话中我发现,南怀瑾的意志力很强大。因为,假如是一般人,经常这般被别人欺负和讥笑的话,恐怕早就要哭着回家了,或者与对方大吵一架,纠缠一番,可能还会打个你死我活。可南怀瑾却不顾他人的讥笑,还依旧能静下心来努力学习,说明他内心很坚强也热爱学习,这些小事不足以干扰他,这也使他最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大学者!

所以,我从中得出一些感悟,只要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不被外界事物所影响,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这些平常人也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

篇二十: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邢景然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少年南怀瑾》的书,这本书里主要讲了一个叫南怀瑾的人的从小到大的经历。南怀瑾在出生的时候就体弱多病,而她的妈妈也是特别宠他,一直给他喂母乳,直到他七岁的时候才断奶,正是因为他体弱多病,所以他特别想通过练武术来使自己变得强壮,但是,有一次他从武术图画册上学上面的人的动作不幸摔在了地板上,还不敢发出声音,我被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

几年后他被父亲安排到县城的一所学校里插班读六年级,可是因为他在私塾里打下的基础和在小学里打下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在毕业的时候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还考了倒数第一名。但是他的求知欲望很强烈,还把每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经过长时间的读书训练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等到他17岁的时候,他去了杭州学习武术,他每一门技巧都能很快地掌握,虽然他从小时候体弱多病,但是在他不断地学习,刻苦的训练下即便是很复杂的拳法他也能打得行如流水。读到这里,我对他敬佩的心油然而生。我心里想,我只要学习再努力一点坚持下去我也会成功的。想想南先生为了静心读书还要去寺庙住三年呢!这一点真的太难得了。

有一次,他的祖母六十大寿,结果当晚,他家就被海盗洗劫一空,经历过此事南怀瑾就发现做人做事不能太张扬。否则会招来祸害,但是家里家境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也不能改变南怀瑾对武术和学习的热爱。在抗战期间他坚持习武读书还投身军营创办了学堂。为家乡为祖国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完了这本书,我对他是十分敬佩,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可以学得津津有味,背书背的滚瓜烂熟,技术练的精益求精。他的一生非常传奇,相比现在的我,家庭条件这么好,而我做事情,学习还很马虎,还爱发呆,我真想改掉这些毛病,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篇二十一: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童馨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几本课外读物,我可是个小书迷哦,很快就把这几本书读完了,其中《少年南怀瑾》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这本书主要讲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少年时期认真求学的故事。小时候的南怀瑾也跟我们一样,是个淘气的小孩子,也会和小伙伴们打闹嬉戏,也会犯错误,也会受惩罚。但他在学习的时候,却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学到的文章都会专心背诵,并努力研究每篇文章的含义。遇到比较难懂的地方,他就会及时礼貌地向先生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即使在家里条件最困难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去家庙自学读书。我想,勤奋又刻苦,应该是他成为国学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南怀瑾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经常生病,他非常羡慕其他小伙伴在街道飞跑玩耍。这个时候他开始痴迷看武侠小说,并且被小说里面武功高强、扶弱救贫、行侠仗义的英雄人物所感染。他喜欢上了武功,想做武侠。可是父母还是让他每天读书背书,想让他以后做一个文雅、受人尊敬又爱读书的生意人。小南怀瑾于是偷偷的看武侠小说和武术画册,并且按照武术画册上的图画偷偷练习。天长日久加上热爱刻苦,他居然练的有模有样。懂武功的父亲发现后,觉得练武可以强身健体,也就答应教他了。十七岁的时候,南怀瑾离开了家人独自到杭州学习武术,在杭州求学的几年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阅读了大量清代皇家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里面绝大部分书籍。受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他暗暗发誓要博览全书,做到博古通今。

这些就是少年南怀瑾的人生历程,他让我认识到:读书,读好书是让人受益一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同时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做其他事情的基础保障。我要学习少年南怀瑾认真读书,坚持锻炼的品格,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二十二: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罗嘉轩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少年南怀瑾》,这本书的主角就是南怀瑾。他小时候性格很调皮,但是他在学习的时候,他就不怎么调皮,会一板一眼挺着腰直直的一动也不动的听课。等老师讲完课,下课以后他不会像别的同学跑出去玩,而是把一些上课不知道的问题去问老师。所以他在班里也是知识量最多的一位。他从小就喜欢学习武术,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他想成为一位剑仙。可是他听到一些人说剑仙要做那些平凡人做不到的事。他刚开始学剑的时候,差点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是他的优点是很有安排,就算剑仙当不了,他还每天练剑。看到这里有特别感动。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拳击比赛的时候,他得了第一名。最后并以最好的成绩毕业了。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南怀瑾先生为什么会这么优秀。我想了又想,应该是他合理安排,不懂就要问和每天的练习。所以才会这么优秀。

还有南怀瑾先生从小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从来不骗爸爸妈妈。记得有一次,他去打酱油不小心把酱油给弄翻了,他跑到妈妈那里如实告诉了妈妈情况。妈妈却温柔地说:“你再去打一碗就可以了,”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一滴都没有洒出来。

看完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我对南怀瑾很是敬佩。本来弱小的他,居然成为了拳击第一名。所以这个学期,我一定要好好的努力,争取在下一学期考出一个好成绩。

篇二十三:少年南怀瑾读后感600字

郑宇程

当读完这本书时,在第十七章老道的绕口令:“会看花的人,只是半觑着眼,似看非看地,反而会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上来了。眼神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那个精气神吸到心里头来。用目光把花、草、山水、天地的精神吸进来,不是拿我们的精神去看花,要把它们的精神吸回来。”

我和南怀瑾一样被缠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有问题的地方可多了。花、草、山水、天地怎么会有精神呢?“我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这个心只有这么大,什么事情都不要装进来,痛苦也好,烦恼也好,得意也好,失败也好,都不往里头装。”为什么痛苦、烦恼、得意、失败等东西为什么不能装进心里?现在我地理解是:精神的意思就是与品质相似,你能说兰花、梅花、菊花、竹子没有品质吗?以此类推,世间的花草都有精神了。心无杂念成功率一定会多些,说白了意思就是,人在成功路上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远。相反,如果心无杂物,做事专心致志,成功自然就靠近了。不过有一些事非常难做,一不小心就做错了。再难的事只要坦然地去做,有轻松的心情去面对,基本上不会出现大问题。就算出了问题导致这件事失败了,及时的转变思路,改变方向。因为做下去反而会越做越糟,要么重新再来,要么去做其他的事。只要不再纠结原来的失败的事耿耿于怀就好。

在第六章“严父慈母树家风”里南怀瑾打酱油时得出的结论:越在意一件事,就越紧张,也更加容易失去。就像考试,越在意分数的高低,就怕考不好,就会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做错题,得不到高分,所以考试得时候要放松,用“做作业即考试,考试即做作业”的心态去面对考试,学习一定差不了。

我在读这本书时发现,如果读书只看不思考是没有意义的,只空想不看也是没有意义的,要看和想结合在一起才有收获。这正不是如《论语》里孔子说的那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