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沐作文网>原创专区>精选>

因为随笔作文(推荐10篇)

精选 阅读(2.44W)

篇一:因为随笔作文

因为随笔作文(推荐10篇)

王文娣

梧桐叶潇潇,微风中,坐于长椅,翻开纸页,提笔写下“因为随笔”。

(一)

因为随笔,旅行多一份欢乐。下了公交,沿路步行,前往美龄宫。走在人行道上,身旁高大的梧桐树遮住了上面的天空,即使是艳阳天也不觉得热。路上行人说着各样的方言,有东北的、济南的、还有陕西的,各走其路。想来有趣,方言繁多,我们都说着中国话。出了景点,坐在石凳上,回想着所见所闻,思考自己的心得。回到旅社,拿出随笔本。嘴角挂着笑意慢慢写着。欢乐的文字,抚平旅途劳累的心。旅行不在于地点,而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美好的记忆和景色。

我会觉得,这个地方没白来,旅行更充实。回家给亲人朋友看都觉得有趣。再撰写成文交给老师,这过程我乐在其中。

(二)

因为随笔,生活多一些关注。一朵花的盛开,一只鸟的迁徙。或是收破铜烂铁老人沙哑的叫声,马斯达上买冰棒小贩的喇叭声。

卖栀子花的老人,坐在集市阴凉处。小篮里朵朵栀子花,雪白,香气盈盈。她用红红的壶,细细地为花喷水。面前是一块不大的石头,下面的纸板上写着“五毛一朵”。我在一旁等了些时候,才前去买花。老人眼里浑浊,皱纹纵横,像干蔫了的枣。笑起来,晕开,像花。她亲切的问我:“姑娘栀子花五毛一朵。”付完钱,接过栀子花,指尖抚过它细白的瓣,香气似仙气。

夜晚,凉风习习。将栀子放入盛水的碗中,翻开随笔本,伴着花香,徐徐地写着卖花阿婆的故事。

关注生活,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苍苔露冷,花径风寒。成了我随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

我曾困于写作,考场作文发挥失常。自从接触随笔后,开始慢慢的积累素材。

窗前桌上,一本书,一杯茶,一个随笔本。打开书专心阅读文字,看到精彩处,不禁微笑,迅速记在随笔本上。或是联想到别处,也都一一记下。有时一写,竟忘了时间。看完一章写下思考,语言并非华丽,惊艳,确实发自内心的。这些成了我作文中的立意。记得在中考前的模拟考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题目,我不慌不忙,从容面对。想想往日的随笔,升格转化,引用名句,成了一篇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因为随笔,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从浅阅读转化为深阅读。文学素养也丰富起来。

我说,随笔为“随处而来,笔下生花”。

我想,我会将着随笔从青丝写到白发,不论未来如何我都持笔,写着。

篇二:因为随笔作文

李思源

古有文人作诗,今有学者作文。隔着两千载遥远的时光,随笔,现已成为时代必不可缺的产物,也是学者智慧的结晶。

随笔随笔,顾名思义,是指文人的随手之作,但他的价值所在,可不止如此,因为随笔,我们的生活才会得以记录,情感才会得以传递。

坚持每周的一篇随笔写作,仿佛已成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犹记初三一载时光,同学们成立的随笔出版社,虽已成为过去,但那些记忆,却是永恒的。

因为随笔,文墨得以精进,文采得以斐然。透过同学们笔下的随笔,我感受到那些透人心扉的描写片段,感受到那些巧夺天工的文章构思,更感受到那些真实无华的情感流露,使原本不擅长写随笔的我,变得热情了起来。或是那《点黄》中紫藤萝的生机盎然,或是那《突围》中诗人们的豪情壮志,又或是那《小作家随笔集》中各色各样的选材与构思,是他们在用笔下的字告诉我,随笔并非难事,多读多写,定能找到方向,笔动成章。

因为随笔,生活得以溢趣,岁月得以升华。著名作家赵宪夫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随笔,就像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剂,没有随笔,生活便无味了许多。”现实也确是如此,随笔写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喜欢看丁立梅的散文集,热爱作者笔下那些生活中所洋溢的小欢喜,一张笑脸,一句话,一朵花……那些日子里的平常,岁月里的静好,都是随笔的精华,更是素材所在,精华所在。

这不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吗?无欲无求,素朴淡然。我们之所以热爱随笔,是因为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加工,来让我们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我们相信,随笔会让我们熠熠生辉,更会为我们打造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是生活的雕塑者,而生活,则是随笔的引擎与动力源。

因为随笔,文化得以传承,精神得以驻存。时代在呼唤随笔,随笔也在呼应时代。汪曾祺老人家的笔下,是沉封已久的文化特色,西安美食街灯火通明;重庆土菜园鱼香满满;京都老面馆辉煌依旧……这些汪老的随笔之录中,何处不是传承美食文化的记忆?何处不是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创造的结晶?随笔在牵动着人们,向人们诉说着,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根”。

余秋雨先生的随笔作《千年一叹》更是如此,一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中东与伊朗等地,只为将这古文化着实记录,感叹于余老对随笔的热忱,敬佩于余老对古文化的不懈追寻,他们这种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精神,终会驻存于这十万余字的随笔之中。

随笔寄予着我们的思想与文采,更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因为随笔,我们生活有自信;因为随笔,时代发展有助力;因为随笔,文明昌盛有基底!

让随笔成为一种习惯,让生活成为一种艺术。

篇三:因为随笔作文

丁可

因为随笔,我的生活如同一只调色盘般美丽纷呈。

最初接触随笔,我总是百般应付,几次下来,渐渐感觉到写作素材的缺乏。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大雨刚过。我走到窗前,打开窗子,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顺便搜寻那些所谓的“美好”事物写进随笔。

滴答——滴答,一滴滴水珠从屋檐上落下。抬眼望去,天空仍飘着蒙蒙细雨,天和雨连成一片,灰色的世界,令人感到无比压抑。这哪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可以写进随笔,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正欲关上窗子,不经意间地低头一瞥,却让我惊呆了。

大雨形成的积水还未完全消退,沿着黑色的柏油马路源源不断的奔流而下,一波未消,一波又紧随而来,层层叠起,大有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美之感。稍有坡度的地方,水便缓缓地流着,并不显得急躁,在一次接一次的推送中竟然显现出了一座座山峰的形状,那山峰似有云雾缭绕,看不真切,却平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那山峰之下又有一股股江急流奔涌而过,激起千层浪。黑色的柏油路和白色的急流相互映衬着,好一幅大气磅礴的中国山水画。

真是美啊!大自然怎会有这样的鬼斧神工!

我内心掀起一阵波澜,再也无法平息。随手抓起一把伞,冲下楼,置身于朦胧烟雨之中,行走在“大江”边上,我忽然觉得自己似着一身素衣,撑一把油纸伞,翩跹在这一幅绝美的自然山水画中。雨渐淅沥,走着走着,身边仿佛又多了小桥流水人家,还有枯藤老树昏鸦……

原来看似平淡的生活中积蓄着如此美丽的诗情画意,能够发现它,并用随笔记录下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生活。我注意到在一个偏僻的窗台上,一只断翅的小鸟竟然仅凭一只翅膀飞上了天空,那自强不息的力量是多么震撼人心;在一家人声鼎沸的餐厅里,一位叔叔为素不相识的小女孩挡住了桌角,保护了小女孩,这不经意间的善举温暖了人心;在一条河的水面上,一棵古树倒下后横在河的两岸,形成了天然的桥,方便了过河的人们,残存的绿意诠释了“奉献”的美好……

因为随笔,我用心观察着这个世界的“美好”,用心感受着这世间的真、善、美。

随笔,因为有你,真好!

篇四:因为随笔作文

陈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却不止于小扇扑流萤。

夏天夜晚,一轮蛋黄似的月亮,晚妆才罢,悄悄迈上天空。爷爷辍出一条凳子,将录音机换上磁带,丛中的像风鼓偏衫般虫鸣,带着晚凉的露水滑进去。起初我还觉得有趣,到后来,我便觉得爷爷滑稽了,无心听虫鸣,倦怠地睡去了。

念书到初一,差不多刚接触随笔,但并不畏怯,自认为读了些书,难道连随笔也写不出吗?于是划了颇为幼稚的信心,走进了这一片未知的世界。

依稀记得,初一老师第一次鼓励我们随笔,我挥笔而就,一篇皆是故作深沉的社会问题,现在看来可真是满纸“荒唐”言。随笔拿给老师看了,隔天发下,翻开一看,那感觉就像是打开空玩具包装的小孩儿,失望极了,页脚是老师小心翼翼地写下的“来一下!”

拖沓着脚步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吱呀一下开了,从窗子外溜进的阳光又跳到我的脚上,随后在肤上发间嬉戏,老师抬头鼓励地笑了一下。“唔,写随笔的时候,有没有很苦恼?”我摇摇头,老师点头微微一笑,“文章有思想是不错,但是毕竟我们才走进成长的第一阶段,对社会的认识不够,为什么不从生活小事写起呢?”我红着脸应了一声。

回家后,我执笔,却久久不落,青色的月光攀在窗沿,悄悄望着我笑,一会儿又低头像树诉说着什么,我却浑然不知,一概拒之“门”外。任思想不着边迹的乱飞,交上去的随笔,自然又不合格。

作文课上,老师与往常一样愉快地走进来,挑一只红色的水笔,在白板上写下艾青的一句诗“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师随后打开屏幕,点开一篇作文《食堂的打饭人》,我当时窃笑,立即就给它贴上标签“无美感”。当一句“一声声铜勺摩擦饭盆的声音,是学校最动听的音律。”像那种确乎微弱,可确实磅礴的声音,震撼着我的心。老师的目光轻飘飘地丢过来,还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可它也如那句话一般,把我引向随笔写作真正的门口。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倏而念起爷爷听虫鸣沉醉的样子。“爱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会使人所看到的缺点,都转化成你爱的依托,使一切变得可爱”老师接着说,“譬如土地,既有‘爱生至极,进而爱群’一说,就会使你的眼光变得宽容,心灵变得细腻,乃至俯身倾听一朵花一株草的呢喃。”

后来,幼时爷爷所爱的虫鸣探望了我的文字,我这样写到“每每我播放爷爷的磁带,时歇时起的虫鸣带着氤氲的水汽,扑进耳膜,听至浓处,感觉自己正置身于那葡萄架下,衣裳被晚间的虫鸣和露水打湿,也能忆起那股子凉意与草茎的甜气儿。”

因为随笔,我能够静心听一场虫虫的音乐会,感知飞蛾扑火的凄美而不是无知;因为随笔,让我明白,文字通常只在爱的土壤中生存;因为随笔,我始终对这世界充满着热爱……

何为随笔,随情所至,笔随心动,情所至处,便有光明。

篇五:因为随笔作文

魏嘉

我觉得我能变成今天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随笔。

我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遇事总想不开,再加上青春期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快乐不起来。记得有一天午睡,我突然感觉胸口发闷,呼吸困难,好像整个世界都灰暗下来,没有空气,没有阳光。就是那一天晚上,我在台灯下将当时的感受完整记录了下来,算是老师要求外的第一篇自发创作的随笔吧。

之后,随笔似乎成了不得不写的东西,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树洞,包容了我所有的难过和软弱。一下子从儿童到少年,我反而更脆弱,更想要陪伴,更依赖“树洞”了。翻开那时候的随笔,就感觉像是一个小女孩撇着嘴,抽抽噎噎地向我哭诉。不禁莞尔一笑,也许是那些随笔代表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变得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吧。

等到我稍微掌握了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放下了执念,忘记了苦恼,我惊奇地发现,随笔里跳跃破碎的语句早已是连续舒缓,不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了,而是一个沉静懂事的大姑娘。在我将眼睛慢慢从自身细微敏感的疼痛拿开后,我的随笔也展开了一幅更为广袤博大,千姿百态的画卷:下山时下起了雨,电闪雷鸣中带着刺激和兴奋踩着雨点奔跑;第一次接弟弟放学却记错了时间,急得团团转;夏末在图书馆最后一排书架坐了一下午,闲适慵懒还有一点点孤独。随笔本上出现了课间同学扔到课桌上的糖果,出现了在指尖玩转的篮球,开放了明媚的春花,落下了晶莹的冬雪。随笔,此时像一个微笑的朋友,鼓励我发现美好,忠实倾听着我如繁星般的快乐和幸福。

初二那年冬天,发生了一件对我影响很大的事。我看见有两个男生追逐笑闹,把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扔到卫生间附近。那是一只被冻死的鸟,还裹着冰棱,死不瞑目的样子。当时人很少,我吓坏了。等我走到楼梯口,看见班上的几个同学打雪仗,幼稚而快乐。我想不通,为什么同是少年,有人天真嬉闹,有人扔鸟尸却能那样开心,那样若无其事。后来我写了一篇随笔《下雪了》。随笔一篇接着一篇,我渐渐发现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复杂而生动的人,很多猜不中开头也猜不中结局的故事。随笔此时又化身一面镜子,真实地映出了学校瘦小的垃圾工,清晨扫雪的邻居,买菜时为了两毛钱争论不休的老奶奶,折磨小猫的女孩……好的人,坏的人,不好不坏的人,都在我笔下,因为随笔。

随笔记录着我的生活,我的思考,我的成长,它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联系着自身与他人,描画着社会和世界。“人有不得已大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如果你现在所见的我有一颗善感并热爱生活的心,也有一双关注他人、思索社会的眼睛,那都是因为随笔。

篇六:因为随笔作文

陈宜诺

美,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题记

因为随笔,我爱上了写作,更爱上了生活。当我擦亮因忙碌而蒙灰的双眼,平凡单调的日子便被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漾起了些温馨的调调。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细致的观察生活,原因仅是因为老师布置了一篇写云朵的随笔。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回到家后我便奔上阳台,眺望远方,却被眼前的这片云海美的定了神。正是落日时分,天上的云像是柔软的薄棉被轻轻撕扯开,不很紧密的连接着,让人忍不住想扯下一角,夕阳的金光透过缝隙星星点点的挤出些淡淡的色调,剩下的全都在天的另一边肆意泼洒出来,还染着些绯红。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我,回到随笔中,我有了从未有过的流畅之感,将心中对美的盛赞通过笔尖传达出来,一气呵成,便成了文。

一位作家曾言:“见到美,请行个礼。”随笔,便将我对生活之美的礼赞凝聚在纸上;随笔,就是我对美丽的最高礼遇。

因为随笔,我开始体味生活,懂得生活,汲取生活中的力量。随笔周刊上的一篇《树桥》吸引了我,文中的一棵老树,以它无言的方式给了我心灵进行了洗涤。它是一颗生长在河傍高大的老树,历经岁月的磨洗而倒下了,但它仿佛懂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道理,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生命的坠落而换取一丝价值。于是,它倒向了河的另一岸,成了沟通两岸的“树桥”!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中涌起一阵阵难以平息的波涛,原来并非只能依靠重生,生命也能以它自己的方式延续,并散发着自己的芬芳。从那时起,我明白任何事物都能在生活中创造价值。慢慢地,我汲取着老树的力量,热爱生活,懂得生活。随笔,让我成了一盏灯,尽管光芒有些微弱,但却执拗地亮着。

因为随笔,我与生活为友,记录生活,沉醉于生活。雨后的街道成了大自然的画布,一幅幅绝美的水墨画在肆意流淌;午时的天空成了阳光的乐园,一抹抹耀眼的金色在激情舞动;琴行里的空气成了乐曲的摇篮,一个个音符在孕育成长。大千世界被不断缩小,缩小……那些难忘与美好被定格在纸上,也凝聚在心中。

感谢随笔,因为随笔,我爱上了生活,懂得了生活。随笔为我呼唤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

篇七:因为随笔作文

徐玮

第一次遇见随笔,是在初一。那时候,不懂得随笔,只觉与写作不相类似。对于随笔,它像熟悉的陌生人,只是为了完成作业罢了。

依稀记得,周末回家写作文有多痛苦,坐于桌前,手中紧握着一支黑笔,手心沁出了点点汗珠,摊开的作文本上,干干净净,了无痕迹,脑中一片空白。面对作文题,无从下手,只能着急地抓抓头发,无奈地叹息一声。因此随笔写的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喊我去办公室。

我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一步一步,缓慢地挪到老师办公室门口。

老师仰起头,眉头微微皱起,温柔地问我:“写随笔时有思路吗?”我低下头,垂着眼眸,轻声答道:“没有。”老师挪了挪椅子,侧过身:“那怎么写出来的呢?”我没有答话,低头,只是抠手,“是凭空想象的吗?”老师再次发问,我微微抬头,清晰地望见老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像打了一个结。“嗯。”我的脸颊涨得通红,似日暮的黄昏。

老师缓缓地舒出一口气,指了指窗外,“你看见了什么?”“就是阳光和大树啊。”我立在原地,怔怔地望着,“阳光是什么样的,大树又是什么样的?”“阳光斜斜地洒下,打在一片片碧绿的叶上……”我顿了顿,又说道,“波光粼粼,如小鱼在跳舞,阳光似一个调皮的孩子,穿梭于树叶之间……”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会心一笑,“其实啊,写随笔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素材,只要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状态就可以了,再对素材进行艺术的加工,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一篇好的随笔。”“我知道了,随笔写作要观察生活,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有它们独特的美,用心观察,热爱生活,就不一样的收获。”我激动地说着,内心似雀儿般欢腾,眸子里,有星子在闪闪发亮。老师点了点头,嘴角弯弯,眼睛成半牙状,漾了一泓清水。

因为写随笔,便常会观察生活,发现许多不一样的生活美:艳丽的婆婆纳,细细的深蓝色纹路自花心放射出来,花柱如蝴蝶的触角,四片风雨的花瓣紧挨着,仿佛一个眉开眼笑的小姑娘;夜晚,仰起头,满天的星星,密集的蝌蚪似的,拥着挤着,闪着光亮,仿佛就要掉下来……

因为随笔,它教会我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不断地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小美好,在生命的旅途中采摘阳光。于是,与随笔写作相伴的每一寸时光,都堪称良辰了。随笔写作,它拨开我心头的云雾,像阳光照进心里,酝着春天,酿着美好。

因为随笔,所以我懂得了热爱生活;

因为随笔,所以我知道万物生灵皆美好。

篇八:因为随笔作文

傅子铭

因为随笔,我更加关注生活,渐渐地,我发现原来淡淡的日子也飘香,每一天都如此新鲜美好。它们犹如渺小的星光,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片银河,闪耀无比。

因为随笔,我更加注意细节,发现写作素材处处可见。下午出去玩时,看见一群人围在大树下,浓浓的树叶遮挡住太阳光,风微微吹过树叶,沙沙响,似乎在欢快地嬉笑。中间两名下棋手围着简易的方桌,四周是街坊邻居,都是一群老年人。

下棋的两位,一位是老王,另一位是老李。两人镇定自若,不时抚抚棋子,不时捋捋胡须。只见老王眼睛瞥了瞥老李,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便又平静下来。看来老李遇险了。老李不断地搓着棋子,棋子被磨得发亮。他的眉毛上挑一下,缓缓拿起旗子,欲放又顿了顿,突然他拍一下大腿,猛地放下棋子。老王头向前伸了伸:“唉,忘了这里了。”旁边几个老人暗暗叫好,拍了拍老李的肩。其实夏日炎炎,即使是在绿荫下也很热,但那些老人能自得其乐,沉浸到围棋中,静心在快乐中

因为随笔,我更加热爱自然,关注那些微小生命。去贵州游玩时,我发现几朵小花。早晨山中的雾气,还未散去,缕缕炊烟升腾在空中。山村中,仿佛蒙上一层刚刚浣好的蓝纱,一切都雾蒙蒙,湿漉漉的。阵阵清新的空气扑面吹来,整个人似乎都泡在了薄荷糖中。

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一路上全是植物。那些叶子在晨露的洗濯下显得格外光亮,厚重,饱满,绿的都快滴下来了。突然我发现了几朵小白花,那些不知名的白花偷偷躲在小草中。用细细的茎努力的擎着微小的白花。米粒小的花瓣似乎风一吹就会被吹走,要不是几点白色,我还真发现不了,我路人也没有发现。它们被冷落,甚至被人踩,但并没有放弃开花,那些白花努力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是如此的微小,却没有放弃绽放,而是厚积薄发,默默隐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处崖畔之巅,不必自弃,因为是朵花就应该绽放,不论生命是多么的微小。

因为随笔,我不再将写作当做一份苦差事。随笔就是随手笔录,观察生活,感悟自然,体悟人生,何必要强求呢?好好的生活,慢慢的体会,总有素材可写,总会一气呵成的。把你想说的,所悟的记下来,这就是随笔,这就是生活。

因为随笔,所以热爱生活;因为热爱,所以痴迷随笔。

篇九:因为随笔作文

陈炫毅

将初中三年写的随笔整理好放在桌角,我用指腹小心地感受着发黄微卷的纸张的厚度与温度,不禁惊异于与随笔交手的这些年头,倒也留下了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纸上或稚嫩或潦草的字迹依稀历历可辨,教我回忆起那些怀着热望与纯粹的真诚在稿纸上信马由缰的日子。

随笔于我,如海子曾说的那样:“我借此火得渡一生的茫茫黑夜。”我以为,因为随笔,我四壁灰白寡淡无味的生活里竟平添了一抹亮色,使我用记录的方式去体悟生活,直至它成为我命里不可或缺的指引。

倘若说我在随笔方面有些异禀,自然是大错特错的。上初中前,写作无非是一件恼人的差事,不得不做的任务。每当我看见一排排密密麻麻的作文格,心里总是要生出一些恐惧来的,似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洞,把仅有的一点可怜的思绪也吸了去,让人只觉芒刺在背,如鲠在喉,唯恐避之不及。当时我还未曾识得随笔为何物,平日倒也乐趣不少,跋山涉水,嬉笑怒骂,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但也就当过堂之风,不予理会,毫无兴味。现在想来也不免有些遗憾。

上初中后,接触了随笔,我才对写作有了一些认识。

我一开始依旧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徒然奔忙。直到有一天,我被偶然在书中瞥见的一行小诗所怔住,“时光薄下去的时候,记忆会厚起来。”恍然顿醒,回望那些局促匆忙的过往,遂想起以前写的一篇篇随笔,骤雨之秋,草木流年,奶奶的储钱盒……潦草的字迹中,那些回忆便亲切而明晰地一一显形了。曾以为走远的时光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再次重现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因为随笔,我也终于有了一个欢喜伤悲的安放之处,这些随想历经年岁的沉淀,也终于有了弥足珍贵的意义。

犹记得老师布置的第一篇随笔叫《秋日暴雨图》,大抵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时我那踮起脚尖努力地向窗外观察暴雨中人景物,狂喜之余,茅塞顿开,挥笔洋洋洒洒,这一写便达千字,令自己也感到小小的惊讶。那满怀热忱的样子至今仍烙印在记忆中。再加上老师的鼓舞,朋友的肯定,从此我便产生一种主动想写的欲望!从此,天地万物,流云山岚,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鲜活。因为随笔,我洞开心眼,以天的角度去看天,用云的角色来观云,可谓是一笔落,万物生,如开天辟地的造物主,随意在纸张的世界里展露才情。

回望随笔相伴的这些年,我得以在芜杂的世界里俯下身子,去捡拾一些被遗落忘却的美好情愫,与此同时,我挥毫留下的笔迹也愈发坚实劲道。

关于随笔,因兴而起,随思而作,文自心生,情由字成,博诸位看官一笑之余,也算是给自己三年在写作上留下的生命轨迹一个交代,聊以自慰,也不失为平生的一大幸事。

篇十:因为随笔作文

王艺洁

流年似水,后知后觉,随笔已伴我两年,课余中,它是我的密友。

初一时,我对它似老鼠怕猫。一写作文,总会焦虑,因为无话可写,文笔普通,特别羡慕文采斐然的同学。写作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总不能一直视而不见。尝试记录下生活中绚烂如烟火的瞬间,记录下痛苦至成长的过程,哪怕是片段,也尽我所能去细腻描写,让人共情。

大概我用心罢,老师为我打了不错的分数加上暖心的话语,我逐渐有了信心,不再那么畏惧,开始喜欢上写作。

为了写出更有质量的文章,课余我深度阅读,多了思考,不再走马观花。名著、小说、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和素材皆化为自己的东西。

因为随笔我徜徉在书的海洋。在书中,我见过大漠残阳,亦见过燕月如钩;见过江河入海,亦见过小江宛流。远处夏草池塘生命初醒,近处轻烟散入寻常人家。山水一程,梧桐三更,踏过江南水乡,见过二分明月。唯留一路风景一行人,渐行渐去一路歌。因为随笔,记录下人生诸多风景,人生剪影,沐浴初晓阳光,哼着轻快小调。在书中见过大风景,在随笔留下小成长,心中自有乾坤。

因为随笔,这二年,我成长了太多。随笔像是一棵树,不知不觉快乐长大;像是一棵草,后知后觉布满大地;像是一朵花,付出太多,不知不觉开满山头。我细细记录下青春期与父母相处的小细节、老师的严厉与关爱、同学的大度帮助、陌生人的暖心举动、社会人的世故与摩擦。认识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不必一件事耿耿于怀,做人要有大格局。从随笔中再次审视自己,待人处事,做事态度与方法皆有了变化。

因为随笔,青春如同阳光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有人无忧无虑,肆意生长,目之所及一片光明。另一些人,青春如同漫漫无际的黑暗隧道,他们只能跌跌撞撞,摸索前进。不知来处,不明所往,终于看到微光渐明,满身伤痕走出,得以艰辛变成“大人,”亦是他人的成长。

因为随笔,我更坚信:在自我不断审视与革新中,携着对过去的纪念,追寻更好的未来,流星也会为你落下,未来也会因你绽放。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因为热爱,所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