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沐作文网>原创专区>精选>

浅析《呐喊》中的看客形象作文

精选 阅读(2.24W)

《呐喊》作为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书名“呐喊”两字便深意重重——“谁在呐喊”“为何要喊”“喊的又是谁”……只有将这些疑团一一解开,才能了解体会《呐喊》背后的深刻含义。

浅析《呐喊》中的看客形象作文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曾提到《呐喊》的由来,他这样写道:“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争的画面自然也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看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作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此时的他被画片上围观人们的神情深深刺激,第一次真正完全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自此,鲁迅深刻意识到只有改变中国人民根深蒂固的看客思想,才能改变当时社会,挽救中国。这便是《呐喊》的初衷与意义——提笔呐喊,唤醒沉沦在黑暗中的人们。

从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到晚年的书信、日记、杂文都有看客的形象出现,其涉及面之广是其他形象所没有的。看客不仅是呼喊的对象,在书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他们反映着当时真实的社会现象,构成主人公活动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主人公的命运与作品的结局,他们的种种行为令人深思,使人醒悟。

书中的看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第一便是人员组成复杂,覆盖面极广,老少俱全,上至颇具世故的花白胡子,下至不懂事的儿童。例如《药》中,茶余饭后对夏瑜之死闲聊的花白胡子、康大叔、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半夜围观凑热闹的丁字街青年们;再例如《狂人日记》中,“我”走在街上,陌生的路人议论“我”,小孩子议论“我”,大哥要吃“我”,狼子村的佃户要吃“我”,就连赵家的狗都多看“我”两眼。当时社会中,看客思想的根深蒂固由此可见,虽是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但都麻木、自私,把别人的不幸当作热闹,在别人的不幸中寻找自己的高人一等。《狂人日记》中“我”认为自己被小孩们议论、讨厌是“他们娘老子教的”,小孩子从小被灌输这种思想,生活在毫无人性的环境之中,更加说明看客固有的观念与行为方式陈陈相因、代代相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鲁迅笔下的看客给人一种纵深的历史感更让人体会到看客思想的顽固与延续之久,整个社会已经成为一潭死水,要想打破、改变现状,挽救百姓有多么的不易。

第二则是看客经常是面目模糊,无名无姓的群体,比如短衣帮,未庄的村民等等,他们最频繁的动作就是看,之后把此事或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挖苦取笑事中人,用一切方式从中找到乐趣。《孔乙己》中在店里喝酒的人人人用他“偷窃”“连秀才都中不了”的过往打趣,一旦孔乙己涨红了脸或者开始说一些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所有人便哄堂大笑,这些人一遍遍揭开别人的伤疤,只为获取自己一时的欢乐;还有《阿Q正传》最后阿Q被游街示众时,街上围观的人并不关心车上之人犯了什么罪,为何要被杀,他们只觉得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好看,而且这一路死囚也没唱一句戏,自己白跟一趟罢了;《药》中夏瑜英勇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刑场即将被杀头的时候,那些无知麻木的看客急急忙忙将刑场围的水泄不通,看夏瑜被杀,他们不会问夏瑜为什么会被杀头,而是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向里看,等到结束了,他们便熙熙攘攘不知足的散了。这些看客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人性的黑暗与残忍,他们热衷于从别人的痛苦之中挖掘快乐,哪怕是自己只得到一丝一毫,哪怕将他人弄的遍体鳞伤,他们自私、麻木、愚昧,不分黑白,无法明辨是非,只是尽力寻求着高人一等的乐趣。更可怕的是看客的这种吃人行为是在一种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不妥,无法从自身出发去认识社会的缺陷,更无法通过对社会的认识来反省自己的行为。

鲁迅对于书中看客的态度从对他们的用词和描写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对看客的憎恶、痛恨、讽刺与批评充斥在像“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发出像豺狼号角一般的声音”这样的文字之中,但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这些不满的情感更是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愤与关切,更是希望用这种尖锐的语言刺醒沉睡的人们。

鲁迅先生对看客曾下过如此的断语:“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都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是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人性本是相同,可最终展现出来的是自私还是博爱,是麻木还是友善,取决于大的社会制度。当时黑暗的封建制度无不写着“吃人”,百姓生活在处处被压迫,被束缚的社会之中,他们的思想和灵魂早已被统治,又怎能不成为任人摆布的看客呢;相反,如今的制度开放、公平,保证百姓的权利,处处为百姓着想,虽然现在社会上仍存在“看客”行为,但人们更多的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会伸出援助之手,遇到祖国形象、利益被损害会主动维护,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改变内心之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思想,真正做到了爱己、爱人、爱党、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