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沐作文网>原创专区>精选>

《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通用10篇)作文

精选 阅读(9.33K)

篇一:《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通用10篇)作文

李鹏凯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透露着浓浓的市井气息,言谈举止间都流露着地道的北京味儿。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日常话语间的京味儿。

(一)

“你不用着急,我来是为你好!”侦探露出点狡猾的笑意。赶到高妈把门开开,他一脚迈进去:“劳驾劳驾!”没等祥子和高妈过一句话,扯着他便往里走,指着门房:“你在这儿住?”进了屋,他四下里看了一眼:“小屋还怪干净呢!你的事儿不坏!”

“有事吗?我忙!”祥子不能再听这些闲盘儿。“没告诉你吗,有要紧的事!”孙侦探还笑着,可是语气非常的严厉。“干脆对你说吧,姓曹的是乱党,拿住就枪毙,他还是跑不了!咱们总算有一面之交,在兵营里你伺候过我;再说咱们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担着好大的处分来给你送个信!你要是晚跑一步,回来是堵窝儿掏,谁也跑不了。咱们卖力气吃饭,跟他们打哪门子挂误官司?这话对不对?”

(二)

“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美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这两番话,干脆利落、生动鲜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儿化语“没错儿、一个子儿、兜儿、事儿、这儿、闲盘儿”,北京方言中狭隘的四字语“秃尾巴鹰、海里摸锅”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搁下”等,都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彻,使语段充满着浓郁的市井气息,这些都是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用简单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儿的语言写出的值得世人读的而且美好的句子,平易近人。

像洋夫的“拉晚儿”,又或是“将腰带‘杀进腰’”,亦或是用来表示停车处的“车口而上”,如今虽然随着北京话的逐渐普及,变得潇洒随意自然,但是这些传统的日常用语正在消失,北京话中带着许多歇后语,爱打比方,用了很多的俏皮话,像“肝儿颤”之类的比比皆是,在轻松的语言中叙述了一个拉洋车的车夫的凄惨故事,反衬了当时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剥削,突出了社会的腐败。在语言中的京味儿的学问,异常之多,依然需要我们去发现挖掘,不断的去探索,才能更好地去运用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将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又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变得通俗易懂,又十分动人。

篇二:《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何梦曈

在假期里,我阅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其中吸引我的并不是生动有趣的写作手法和一个又一个引人深思的章节,而是书中深深的“京味儿”。

这本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独具北京特色的语言,这几乎成了一种标志性的东西,在《骆驼祥子》里更是有淋漓尽致的展现。有凑个块儿八角,一百元便可打住,管饭食叫“嚼谷”;当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言语,如“来吊棒”便是调情之意,称娼主为“老叉杆”。书中诸如此类北京方言俗语数不胜数,这种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的文字,极富有市井色彩,充满通俗的趣味。

提到北京话,我们通常会想到“吃了吗,您吶?”、“劳驾”、“回见”、“哥们儿”、“今儿个”这些熟悉的日常用语,北京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大多数人的话语系统、语言习惯,说起这些词儿,感觉特有范儿,带着谱儿,有那么点儿潇洒、随意、自在的意思。从中不难看出京腔或是京片子的一些特点:带有明显的儿话音,爱用象声词,有“稀里呼噜”、“七嚓咔嚓”之类,爱打比方,爱说歇后语,如“羊上树”,“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也有些俏皮话,什么“肝儿颤”、“老头钻被窝”,还有一些词尾读轻声,比如“大爷”的“爷”就读轻声等等……

北京的文化厚重而深邃,又不乏亲切可爱,像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着我。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这本书,用心体会书中的京味儿。

篇三:《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覃思钦

老舍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也是京味儿十足的。

首先,书中的京味儿就是体现在语言文字中了。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儿化音和口语表达,例如“拉晚儿”、“车份儿”和“嚼谷”。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活泼,京味儿更加浓厚。

其次,作者写出来大量的北京真是存在的地名,例如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西山等等。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北海、积水潭等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老北京在我们心中变得真实、亲切,仿佛自己已置身其中。

最后,就是书中人物的生活和性格特点,体现了老北京的文化特征,就比如祥子给刘四爷送礼的描写,“他想好,破出块儿八毛的,得给刘四爷买点礼物送去。礼轻人意重,他必须拿着点东西去,一来为的是道歉,他这些日子没能去看老头儿,因为宅里很忙;二来可以就手要出那三十多块钱来。”尽管祥子省吃俭用来攒钱买车,可他依然为刘四爷送礼。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举动,突出了北京人这种豪爽、好面子的性格,让我们对老北京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是如此的真实,京味儿优势如此的浓厚,这样的一本书,谁能不被它所陶醉呢?

篇四:《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孙凡茜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得力于其对北京市民语言的熟悉,形形色色的人物语言通俗朴实、生动鲜明、京味十足。小说人物的语言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老舍习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简洁的方言,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平凡的话调动的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

如祥子的语言,厚实而朴拙,他在第一次买车时,由于心情激动,只会说:“我要这辆车!”卖车的车主夸耀车好,希望加价时,祥子还是那句话:“我要这辆车!”从祥子的语言中,突出祥子的憨厚和淳朴。高妈劝祥子放钱:“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警去!一句话他的美事得搁下,敢!打听他们放饷的日子,猪窝掏;不还钱,新鲜!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这番话,干脆利落、生动鲜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儿话语“没错儿、一个子儿、兜儿”,北京方言中狭隘的四字语“秃尾巴鹰、海里摸锅”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搁下”等,都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彻。再看虎妞:“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回来不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以及下面的对话:“上哪儿啦,你?”她一边盛菜,一边问。“洗澡去了。”他把长袍脱下来。“啊,以后出去言语一声!别这么大大咧咧的甩手一走?”

这些都是老舍创造性的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用简单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儿的语言写出的值得世人读的而且美好的句子,干净利索,平易近人而不粗俗,就像北京的人、建筑以及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跟特有的历史有关。

篇五:《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赖卿舰

京味儿,北京味儿,北京语言的味儿。要评析这玩意儿,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既然我对北京方言了解甚少,那我就另辟蹊径,不如从相声这一块儿入手,这样也许会事半功倍啦!

首先,关注这个“儿”化音,比如:京味儿、内味儿,车口儿,大杂院儿……都是加了“儿”字的,仔细斟酌,推敲,把“儿”字去掉:京味、内味、车口,大杂院。你会发现,去掉了“儿”字,节奏就不再明快了。

还有,有时会在“儿”的后面加上一个轻声的“个”,例如:今儿个,明儿个,昨儿个……你没完全必要探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这完全是为了押韵,为了节奏,为了音韵。

再来,爱用拟声词,如:“七叉夸叉”干完了活儿、“唏哩呼噜”地吃了一碗面儿,“稀里哗啦”地撒了一地。这就让语言更有地方特色,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有画面感。

第二、叠词词尾音,如:奶奶——奶耐、姐姐——姐介、哥哥——哥个等等。每个词的最后一个字要变成轻声。读起来更加轻快了。

总结一下,北京方言中的特点都是为了让语言跟加轻快,押韵,明亮,独有一方特色,体现北方同胞们干脆利落爽快的性格。

现在你收获的应该不少了,最后,做一个练习。如果你可以顺利的读出来,那么,你离“北京人”就更进一步了。“今儿个搁车口儿,你姐介一下子唏哩呼噜的吃了一大碗面儿,瞧这给她饿的。”大声读,奥秘就在其中。

篇六:《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刘芮彤

京味儿文学是对北京文化的阐释,是作家、学者们对北京朴素而直观的理解。老舍是京味文学的代表,他创作的小说和话剧成就很高,他写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和《龙须沟》等作品至今都影响深远,它们都是京味儿文学的代表。

特有的方言就是一种京味儿文学,在《骆驼祥子》中出现了很多,比如洋车夫所说的“拉晚儿”,就是指晚上跑夜班车;“杀进腰”就是勒紧裤腰带,打起精神;“车口儿”就是停车处;“嚼谷”就是管饭食的地方。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的粗俗言语,像这样的北京俗语书中数不胜数。这些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文字极富有市井色彩,充满了通俗的趣味。

《骆驼祥子》中还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如文中的胡同、四合院、大杂院、白塔寺、厂甸以及小酒铺、天桥、茶馆等等都浸透着一种独特的乡土气息。它给人们展现出一种独具个性的人文、社会、历史,处处都与旧时的北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巧妙运用北京话可以使文章的语言充满魅力。《骆驼祥子》中的语言让我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主人公此时此刻的感受。在读《骆驼祥子》的时候,这些儿化音、北京话,让我们身当其境的感受到祥子当时的心情。让《骆驼祥子》增添了一抹厚重的色彩。

《骆驼祥子》这篇文章是沉重的,老舍在文中所用的北京儿话让这篇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文章更加沉重。

篇七:《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骆驼祥子》讲述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名叫祥子的车夫本对人生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憧憬,最后却变得堕落的悲惨故事。

祥子只是一个当时社会的底层人民,过着成天拉车的生活,被剥削成了他永久的标签。一次次的努力,只为过幸福日子,结果却还是功亏一篑。希望的光被社会的黑暗所熄灭。如同被玻璃罩盖着的蚱蜢,跳上天空的梦想永远被泯灭,一次又一次撞击玻璃罩后的失败告诉他,安逸地躺着是最好的选择;如同被动物园关着的鸟儿,无论如何遐想与努力,也不会有翱翔蓝天的鸟儿那样自在快乐了。

没有梦想的人,只是一副活尸罢了,祥子的想要幸福的想法真的根本没有一点错,可社会的黑暗,却让白也变成了黑,对的也成了错的。

在语言风格方面,老舍的《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人儿的口语,“把顶平实的话调动的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亲切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老舍的这种语言风格,我仔细阅读了第4章中,老舍对车厂老板刘四爷的介绍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一一刘四爷都有。

这段文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简洁、凝练,没有一点儿“拖泥带水”!然而,老舍先生的文字虽然简短,但刘四爷的人物形象却并不模糊。通过这么小段话,一个苛刻凶狠、老练、刚强的人物形象便”一览无遗”了。

尤其是”人老,心可不老实”这句话,筒练之中内含对比,短短七个字,把刘四爷的年纪和性格都写了出来,可谓是功力深厚。这种写作手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写作并不需要太多的铺垫,直陈其事,直接写到最关键的信息就可以了。

此外,我注意到了一个在这本书里似乎并不怎么起眼儿的人物。在语文课堂里,大家也并未多提。我尝试着细读第10章“车夫老马”这一人物形象。也有一些小小的发现。

“车夫老马”的这个形象,不仅起到了揭示当时社会背景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车夫老马在缓过神来之后,善良的祥子买来了10个羊肉包子请老马和他的小孙子小马儿吃。

最后,在茶馆里众人的帮助之下,老马带着小马儿,准备回家去了。

这时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那辆破车”就是老马自己的车。前面提到,祥子一直以来的人生执念就是一一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老马的出现让他突然感到即使有一辆自己的车又怎么样呢?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祥子不是一样会重蹈老马的人生悲剧吗?就这样,祥子的人生信念与“价值支撑”悄悄地崩塌了,这也许就为他在后文的堕落作了铺垫。

所以,“老马”这个人物其实就跟祥子一样,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

我觉得在第十章中,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是非常巧妙的。既揭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推动了相应的情节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主旨,算是“一石三鸟”。

历经了种种劫难之后,祥子不仅吸烟,有时也赌博、喝酒,“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他也不再想买车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合群,而是设法向大家表示他很合群。后来,他到一位夏先生的家里去拉包月了。

至此,那个勤劳苦干、积极向上的祥子已不复存在了,接下来的祥子,便只是一个“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祥子了。

祥子自己似乎也想明白了:买什么车呢?“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来大概总结一下,我们在之前说过,《骆驼祥子》这本书讲的就是祥子人生中的”三起三落”。而这本书后面的内容,主要讲的就是祥子人生中的“第三起和第三落”。祥子拿虎妞的钱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辆车,却又因埋葬虎妞而卖掉了生命中的最后一辆车。在经历了这生命中的“第三起第三落”之后,祥子终于堕落了。他抽烟、赌博、喝酒,他不再渴望买车,不再渴望改变。

这正应了一句话: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篇八:《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王悠雅

在《骆驼祥子》中我发现了许多带有老北京味道的文字,其中带有儿化音的词尤其得多,这是老北京特有的韵律,令人一听就知道是老北京的土特产。除了词语,我眼中骆驼祥子中的京味儿,一共分成三个方面:

一、对人物的描写

在开篇,作者老舍有这么一段对祥子的描写:“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这段文章中用了许多的老北京的词语,用这些白话描写像祥子一样的车夫,真是恰到好处。

还有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怨不得你躲着我呢,敢情这儿有个小妖精似的小老妈儿;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玩艺,别看傻大黑粗的,鞑子拔烟袋,不傻假充傻!她的声音又高了起去。”

这是对虎妞的语言描写其中也有许多老北京的土话,但这些北京话就更直观的直接写出人物的特征了(虎妞的泼辣)

二、老北京的特产

文章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再来一碗!”看完这段话,我的脑子里一直想着这句话,那一碗“顶香”的老豆腐见证了祥子的再次兴起,和投向祥子的那束光。读到这部分也让身为吃货的我“哈喇子”直流呢。在《骆驼祥子》这样沉重的题材背后,也少不了像老豆腐、热烧饼夹爆羊肉、熏酱肉这让的老北京传统美食呢。

三、当时社会的腐败

《骆驼祥子》中的京味儿,不止表露在文化、特产方面,也表露在当时的黑暗社会方面。世世代代住在北平的人,不论底层人民还是普通市民,他们的恶习是从小浸染出来的,在大杂院里嚼舌根子,肆意传播谣言,或撒泼骂街。像祥子这样来城市谋生的,在北平只能干脏活累活,也最终会成为一群地痞无赖。即使是祥子这样要强、正直、体面的人最终也在腐败的环境里堕落了。这是北平市民独有的丑陋阴暗心理,这也正是老舍作品中对文化的批判与民族性的关注。

老北京特色厚重深邃,兼有雅俗,又不乏亲切可爱,像磁石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们有强烈的归属感,获得心灵的安稳和愉悦,这永远是我们栖息的乐土。读《骆驼祥子》,让我体会到了浓浓的老北京气息。

篇九:《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林家亦

在阅读骆驼祥子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本书里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色彩。

每当我一“头扎进”书中时,我总能被里面的一些京味儿话给逗笑,如洋车夫的“拉晚儿”,就如同今北京跑夜班车;还有将腰带”杀进腰”,就是紧紧腰带,打起精神,好去卖力拉车的意思;“车口儿上”就是停车处,好比现在火车站外边出租车拉客的地方……等等等等。这种老北京语言,在骆驼祥子里似乎形成了一种标志一般,独具特色。

老舍先生不光把语言方面描写的淋漓尽致,饮食文化方面也是描绘的津津有味。

关于老北京的吃食,书中也有不少描写:祥子从军队里跑回来,便吃了碗老豆腐,浇上点醋,花椒油,韭菜末,顶香!和虎妞吃熏肉干,喝白干。小摊子上来碗馄饨,撒点香菜,就着个热烧饼加夹爆羊肉,那叫一个美味!这些都让读者有种“边看边流口水”的感觉。

骆驼祥子中的京味是老北京的一种文化,这本书也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点象征,希望大家都能仔细品读这本书,品味这本书中的“老北京”。

篇十:《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

张祺然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小说,老舍用北京话写出了京味儿。主要内容是在旧社会中国北平的一个拉车夫祥子从农村走出来,为人善良淳朴,老实健壮,能吃苦。他不断挣钱希望能买一辆车,但每次都破灭。最终在这种环境下变得麻木,贫困潦倒,爱占便宜,自暴自弃的人。当时的京城是处于战乱中的,但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仍然字里行间的透露出浓浓京味儿。

首先,老舍先生用了很多充满京味儿的词。像“打鼓儿的”,是指老北京收旧货的小贩;“小过节儿”是指细节,小规矩;“搁着这个碴儿”是指暂不了解,以后再说。这些词很多带着“儿”“的”,是老北京话,我们现在都不常用,是老舍先生在充满京味儿的《骆驼祥子》中才会用到的。

其次,老舍先生的文章再现了解放前老北京市井街道的模样。在老舍的笔下,北平的街道是拥闹的,街道上有茶馆和小店,里面各行各业的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大到豪门富家少爷小姐,小到贫困潦倒的小贩和车夫都可以在休息时落个脚。茶馆里有个掌柜,铺面整齐,可以终日畅饮也可以饮一小杯就走。街上还有天桥,各色的货摊,卖艺的场子,有说相声的,耍杂技的,变戏法的,一圈圈的人拥上去,围着看着笑着。街道本身就很拥挤喧闹,很多小贩摆着铺,叫卖着,吆喝着,很多车夫跑着,还有一些车夫在路边等着。街上的人来来往往,有车夫拉车,也有坐洋车的。人的吆喝声,嬉闹声和车的喇叭声,摩擦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北平拥闹的街道。

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还把当时北平的社会状况生动再现。当时的北平,有富人和穷人之分。有钱的当然就是豪门富家,出门有私家车夫拉车,穿的也体面讲究。住在大豪宅里,有仆人收拾屋子整理家务带小孩,不愁吃喝玩乐。他们是店主或厂主,极其爱护自己,爱钱如命。没钱的,就是拉车的,打工当仆人的,叫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收入。住的屋子一修再修,已经没了个样。在富人家里打工要时刻看着人家的脸色,要会讨人喜,一不小心就只能走人。那些人身体不好,总是感觉只剩一口气,受了委屈说不出口,只能自己憋着。有的人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早早的就见了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