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沐作文网>热点>话题>

王维诗中的语言观与意象论2000字作文

话题 阅读(7.69K)

语言一直围绕着我们,是直观的表述了我们思想、情感和知觉的精神空气。在探讨古代诗学语言观的逻辑结构和本质特征前,回溯其背景有利于我们重新遭遇历史真相。笔者之所以讨论王维诗的原因也在于此,盛唐是一个包容的时代,儒、道、佛三家相互依存,所以在其碰撞下的唐诗也是纷呈的。因此在宗法社会本体论下的儒家语言观、宇宙自然本体论下的道家语言观以及自我心性本体论下的佛禅语言观大体构成了盛唐诗学中的主体部分。

王维诗中的语言观与意象论2000字

木末芙蓉,山中发红萼。

这首诗很有意思,乍眼看说的是一支好看的辛夷花绽放在深远山间,那其中禅为何在呢?佛家讲究自性与佛性的关系,这点与道家很像,“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说的就是这种人与自然统一的关系,但放在佛家而言,更强调心的超越性和自我意识不着有无得空灵。这在诗中是很难品味的,一般解读本诗时,常做文字的考据,譬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而后又说“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之类的话,倘若如此看,便显得浅薄了。

这种“不立文字”的语言观很有意思,它直接为古代诗学中的妙悟说、现量说作了理论依据。而这两种学说在宋朝开创更多的文法,其影响之深,本文很难说尽。让我们回到文章,“得意而忘言”的王诗究竟妙在何处呢?那就是其言意关系引发的“意境”了。

词之为境也。

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

意境何物,如何用“生成”去看待,迫于文章所限,很难一一赘述了。只能简单谈谈王维诗中的意境。众所周知,佛教禅宗讲究三种境界:一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写寻禅而不得;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写似悟非悟;三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写瞬间永恒。用蒋勋先生一贯的说法,这是种生命美学。王维做过尚书右丞,所以他对官名利禄的追求不会非常强烈,而寓情于山水之中,实则也是种逃避。诗词意象接近空的人不少,例如陶渊明,苏轼称赞陶诗“采菊之次偶见南山,初不用意,而景与意会,故而喜也”,这位田园诗开宗大家可谓是很淡薄名利了,但依然秉物持真。范仲淹“不为物喜”之见,或许很贴近了,但用佛家言论给一位鸿儒贴标签,貌似不妥。故而说王维诗之意象,本性自论而言胜义谛,当真可谓是入了“于圆觉中,无取觉者”的境界了。

高三:周禹轩

近来读《蒋勋说唐诗》一书,对中国诗学中的语言论突发感想,乃至考索一番,竟发现与原书愈发偏离了。如果说蒋勋先生说的是美学,是一种诗学宏观给人的美感,那么再去细究其文字,未免太过刻薄了。但若用古典文艺美学的角度去欣赏,倒也不失雅趣。

王维被人誉为“诗佛”,在笔者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语言及意向的运用上。王维的诗中句句禅机,这强调以自我心性为世界本体。魏晋时期“六家七宗”以“有无”为论、色空之辩,隋唐时期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一心三观”和王维诗中的语言很像。这里选用一首诗,王维的《辛夷坞》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当我们从名相观这种针对有无得极端双边否定的世界观来欣赏时,就有意味了。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无“自性”,都是“空”,事物的形成并无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如此看来,辛夷花的开合之间是实体,而山中无人,不为人所见,纵使由秀发到零落,都是不真实的。因为一切语言不代表实体,这只不过是王维对事物的一种知觉上的幻觉,依赖他并不能抵达作为真如智慧的“实相”。或许王维看到了花,并想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落寞,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种贴近无上菩提智慧的超言绝相,大抵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了。这就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禅宗思想,所以说王维是“诗佛”,多少也与此有关。

常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了然境像,故得形似;二曰情境,皆张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意。这里的意境与意象大概很贴合,对言与象的关系的最早论述见于《周易.系辞》“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而后又有“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说法,意象在于以一总万。可以看到,王维一首五绝,却能道出罢官隐居后的落寞与虚实见内心的拷问,意象化用在王诗上,纵观整部《辋川集》,笔者认为,“超圆觉”用以说其意象最为贴切。

空谭映月,上下一澈,屏知识也。

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王维的诗倘若细细来读,意味往往很深远。反顾文章所言,似乎与蒋勋先生所说的美学相离甚远,但所谓“鉴赏”,是“生而美者,人与之鉴”的美学,自然要出于本心而言。文中所说的意象若不从艺术本体论的高度加以把握,势必难以超出狭隘的传统范围,奈何笔者能力有限,只能从俗中讲雅,便是辱没了风雅,却也无计可施,聊以自慰之余,也请观者见笑。至于最后,也不想像某先生一样强发悲秋之兴,难为赋诗,只得作罢。可惜这百家之言,“超以象外,得环其中”的还在少数,方兴未艾之人也不多见。而我等碌碌之人,终究只能“聚讼盈庭,莫衷一是”罢了。